几个中医人碰到一起,说起:现在大家治疗失眠,还开酸枣仁吗?一阵沉默,一阵唏嘘,一阵感叹,一阵无奈。这药结结实实的贵了。
如今中医药似乎并不是操作在中医人手里,而是操作在商人手里,商人操作市场,垄断药源,而市场又在人民手里。一个药,连中医人自己都不敢开了,说明什么?
从古到今,中医人开药,就是贵点方子大点,一般都会不好意思。中医有崇尚简便效廉验的传统,特别是对贫穷百姓,职业要求就是便宜有用。而从医者受到儒家道家佛家的理论影响,治病救人是仁术,善事,对于钱财并不看重。
中医人也没有从商的传统,一般小本买卖,过去好多郎中边看病边种地,不拿药做生意。因此看病,给钱多少过去计较少,走街串巷的开方子不要钱。中药也是,多为自己采集,卖多少钱也就是一个约摸。名贵的中药,一般老百姓不用。自己用不起,医生也不给开。就是偶尔开了,也是情非得已,还要与病家商量。
这样的气息,到今天已经在商业化思潮下奄奄一息。药品自种自采的基本上没了,药品生产已经以纯粹商业化模式运行,这样的模式核心就是利润。药商密切关注着市场,大量资本关注着市场,而信息化数据化又让这种药物控制变得驾轻就熟。如此,市场有多少药,流动多少,投放还是捂盘,只有商家知道了。
中医药过去有人说,只有富人吃得起。过去听了是笑话,如今如果继续这种以利润为目的追求的模式,这个问题可能就不再是笑话了。未来,一些名贵的中药不让用了,一些药被炒成了名贵药用不起了,一些药被各种毒副作用绊勒脚不愿用,一些药被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不能用,一些药被化肥污染质量不达标不敢用,这节奏不出百年,中医就断了手脚。